细碎机吸收的单位功率较小,增产幅度较小。要大幅度增产只能是预粉磨。无论是辊压机还是辊式磨要达到增产50%的目的应用循环预粉磨的流程就行。如用联合粉磨的流程则可达到成倍的增长。以上计算值只说明主机增产的可能。能否完全实现还得看系统中其他辅机的匹配。首要的是选粉机。选粉机能力的适应范围选粉机是粉磨系统的主要辅机,其能力是否匹配将影响整个系统的产量。对于技术改造,它将关系到可能的增产效果能否实现。对于选粉机能力,过去,我们以选粉浓度为基础,分别提出了离心式和旋风式选粉机的计算公式。
一个系统在设备已定的基础上,以操作角度来说,在合宜的循环负荷和与之相应的选粉效率时,相对生产率*高。不同的选粉机,合宜循环负荷也不同。我们论述的选粉机能力,一般是指一定的喂料能力,适当的循环负荷和选粉效率时的能力。单纯从处理能力来说,选粉浓度、成品能力相同条件下,循环负荷可以适当变化,即喂料能力可以适当变化;相反,同样喂料能力,也可改变选粉浓度或成品能力,只是这两种情况将改变选粉效率,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能力。对于新的系统,当然应该选择其能力与系统匹配的选粉机,以保证系统发挥*高的产量。对于老厂改造,系统增产,适当降效能否被接受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至于对原有选粉机进行技术改造,那是另一个课题,在此不作研究。岛水泥厂1.5m旋风式选粉机正常生产时的循环负荷,选粉效率曲线。系统生产矿渣水泥,细度4%,能力9.5t/h,风量约20000m3/h。
选粉机的公称能力和系统产量基本匹配,选粉能力、选粉浓度基本不变。当改变出磨细度,使循环负荷改变,即选粉机喂料量、喂料浓度改变,此时选粉效率改变,对系统的实际产量变化和计算的比生产率变化值,在选粉机正常的成品能力范围内,选粉浓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改变喂料能力对系统能力的影响较小,当循环负荷从1变到3.0产量波动值<5%。进一步研究选粉能力或选粉浓度改变的情况。如曲线2至6所示:随着选粉浓度的增加,C1-E曲线下移。即同样的C1,E降低;或保持同样的E,C1只能减小。因此同一台选粉机如要求选粉能力扩大,超过公称能力较多,会使系统能力降低较多。如果在技改中因增设预粉碎设备,粉磨能力大幅度提高,而原有选粉机不改造,单是从操作角度来调整,选粉浓度相差1倍。由于模型试验与工业生产选粉机相比,选粉效率较低,假定原有能力为1,循环负荷分别是2和3.当选粉能力增加1倍,调整操作参数,维持原先的选粉机喂料量,则循环负荷将是0.5和1。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