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技术应用>资讯内容

水泥矿藏破碎加工体系合理化作业集中情态的解析

发布日期:2012-04-25 来源: 中国破碎机网 查看次数: 295 

核心提示:

  矿山一般采用单溜井,仅有一条生产通道矿山一般采用单溜井,仅有一条生产通道。由于没有其它备用的生产通道,一旦“溜井-破碎机”系统出现问题(甚至是严重生产事故),矿山则无法生产,工厂只有断料停窑。破碎机地下硐室大型化采用破碎机进入平硐的溜井系统的矿山,其破碎机地下硐室的开挖量为0.8~1.0万m3。地下硐室逐步大型化,已是一个事实。

  经常“空井或低井位运行”,是造成“堵矿、卡矿、跑矿及磨损”的主要原因物料在溜井内是怎么运动的,是我们探讨的主要问题早在1964年的“设计革命”时,矿仓护壁重型钢轨脱落,就是发生更大事故的“前兆”这里,要特别提醒一点:如果溜井系统出现井壁严重磨损、矿仓护壁重型钢轨脱落,这就是发生更大事故的“前兆”;此时,要下决心停产检修,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

  任何溜井都不准许放空在矿仓中部要有“料位计”。该“料位计”要与硐内破碎系统联动,即物料低于17m标高时,破碎系统的板式喂料机与破碎机自动停车,溜井底*小存矿量应保证存矿高度不低于矿仓检查平巷水平。

  矿石溜井上段空井高度以溜井长度的60%~80%为宜矿石溜井上段空井高度目前无特殊规定(例2:滦县司家营铁矿北区一期开采,主井深度240m.据工人讲,溜井空井高度有时达100m)以能达到上下生产互不影响。另一方面,规定了相应高度,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难以操作。一般是以当班进入矿量和井下出矿量的统计数据进行控制。

  “控制块度”是防止溜井安全运行又一个要素正确选择设计的溜井直径溜井直径应与入井矿石的*大块度成倍数关系,过去设计规范石灰石为>3倍。现在实际操作中都≥5倍,有的达到7倍。由于采矿设备的大型化,必然入井矿石的块度也趋大。石灰石矿山设计的溜井直径≥5m为宜,生产能力≥200万t/年的矿山,一般设计溜井直径为6m.对于在溜井口加设“格筛”,控制入井物料粒度在900mm以下的溜井,其直径可以取为5m.在溜井口,加设“条形格筛”生产实践表明:入井物料粒度的控制,是溜井安全生产的关键。按照已有矿山的经验(如船山石灰石矿),在溜井口加“条形格筛”是控制入井物料粒度不会过大、不会超限的有效手段。

  对穿孔爆破的参数进行研究,降低大块率3.4入井矿石不要含泥,以免泥土粘结而造成“棚矿”首先要探明溜井系统的工程地质情况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此点尤为重要。对“溜井-平硐”工程的地层形态、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应予探明,是否有不良地质构造、是否有软弱地层等要清楚。对“溜井-平硐”定位及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应由工程地质勘察部门提出结论性意见。溜井布置时,要注意溜井井壁围岩的情况。若出现断层破碎带要出单体设计,进行加固处理。

  井壁若有不良地质构造(如断层、节理和裂隙等)的存在,在溜井使用过程中,会经由矿石冲击、碰撞和腐蚀而造成井壁局部塌方而形成“棚矿”及其它的生产事故。

  例3:某矿山的溜井布置在断层破碎带中,片帮脱落的大块导致溜井经常堵塞;另外溜井“跑矿事故”也曾经发生。由于事故频出,该溜井系统已经废弃。例4:某溜井工程施工中发现了大裂隙。

  当施工到破碎硐室时,发现其上方有6×22m的大裂纹,裂纹被泥沙所充填。施工中采取打锚杆、挂网和喷浆稳固边邦;再加上工字钢围成拱梁,硐室再做钢筋混凝土支护等措施,处理了这一不良工程地质现象。

  “连续生产”是溜井系统安全运行的又一个要素溜井生产应遵循:“计划倒矿、均衡输出”的原则。溜井矿石输出应均衡,停出时间不宜太长,以保持井内矿石的松散性。若长时间不出矿,特别是井筒内储矿较多时,易发生“结拱堵塞”现象。

  但工厂到下旬才投料生产。近万吨的物料在溜井内储存近一个月。此间,又逢雨季,不可避免的有雨水灌入溜井内。溜井生产后,发生了“堵井”。所以,即使溜井不生产,也要一、二天让放矿设备动一动,以保持井内矿石不要压实,保持一定的松散性。

  溜井的堵矿,大多发生在矿仓喇叭口之上10m~30m处例7:宝隆寺矿的堵井更多的发生在矿仓喇叭口之上18~23m处。其它矿山,如大闸子矿、羊圈顶子矿等矿山堵矿情况的统计,大体上也是这种情况。溜井的堵井有一个规律。溜井的“棚矿”、“卡矿”、“堵矿”大多发生在矿仓喇叭口之上10m~30m处。针对这种情况,设计可以在矿仓喇叭口之上10m~30m处,设置检查巷道。为了保障处理堵井时的人员安全,增设检查平巷及检查井。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