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技术应用>资讯内容

对优化粉碎装置构件年限的解析和研究

发布日期:2011-11-15 来源: 中国破碎机网 查看次数: 226 

核心提示:

  合金材料化学分析在高锰钢中,碳含量自1.0%增到1.5%,表面硬化后的硬度增加,耐磨性可提高3倍左右,强度也有所提高,但含碳量不能过高,过高会引起冲击韧性值明显下降,同时增大开裂现象,故含碳量的选择*好为1.15%1.25%.

  Mn是扩大r区元素,它的加入与碳配比合适(一般控制在9%11%)就能形成稳定的A组织,Mn的加入量增加,大大提高了钢液流动性,Mn在合金钢中起固溶强化作用。为了进一步扩大r区,使钢中固溶较多的合金元素,再通过变质处理和以后的强化处理,来提高强韧性和加工硬化能力,需将Mn的含量范围提高,该合金钢中的Mn的含量应选为17.30%18.10%.

  Si是作为氧化剂加入的,能提高钢中固溶体的硬度和强度。但Si能降低A的含碳量,促使冷却时碳化物析出,增加热处理的困难,也降低冲击韧性。同时Si还能促进表面脱氧,因此在脱氧充分的条件下,Si含量不易过高,一般Si的含量在0.30%0.60%的范围内。ZGMn18Cr2TiV钢要尽量降低P的含量,因为当钢中P含量较高时,将沿晶界析出易溶的共晶碳化物,降低冲击韧性,增加开裂倾向。

  碳化物的出现与碳的含量关系十分密切,碳含量越高,P含量越低,故P含量应控制在0.05%以下。而S在钢中形成较低的硫化物而产生热裂,故S为有害物质应控制在0.04%以下。为了提高锤头的耐磨性,抑制热裂出现,本着节约成本的原则,我们选用了Cr、Ti和V3种元素,加入ZGMn18中。由碳原子易偏聚,阻碍位错运动,提高了钢的加工硬化能力,同时也提高了钢的屈服强度,使工件不致变形和开裂。

  Ti的加入主要是形成碳(氮)化物元素,它能与碳化物形成碳化钛。碳化钛的晶格类型和奥氏体的晶格类型一样,均属于面心立方晶格,这样在奥氏体碳化物晶界上存在着严格的共格关系,使晶体牢固地联接在一起。因此在磨损过程中防止了碳化物的剥落,其较高的显微硬度对抗磨粒冲击磨损,也非常有效。

  V的加入主要是防止热裂倾向,同时细化晶粒。由于普通高锰钢的热裂拉力是很低的,加入V能明显的提高抗热裂拉力,即减少热裂倾向。加入不同合金元素后,普通高锰钢热裂倾向*大,单一加入V的钢的热裂倾向*小。同时加入Cr、V的钢,热裂倾向介于二者之间。众所周知,普通高锰钢在凝固过程中,由于结晶间隔较宽,晶粒粗大,在内部形成较大的应力,加之边缘较长,所夹液体较多,因此,其高温强度低,易出现热裂。钢中加入V后,钢液结晶时,由于V的碳化物先析出使晶粒数目增多,塑性增加,到出现裂纹时,加入V晶粒显著大于未加入V的。所以加入V后,钢的高温强度明显提高,热裂敏感性显著减少,还能提高钢的耐磨性。

  V和Cr同时加入钢中,热纹抗力略有降低,但综合作用仍较为理想。通过分析,我们认为选用ZGMn18Cr2TiV钢很适合于锤头。粉末冶金的化学成分选择通过2可以看出,粉末冶金的碳含量明显降低,主要提高其可焊性,同时保证其头部与基体的综合机械性能。故碳的含量选在0.5%左右。其余元素的含量大致与普通高锰钢的成分相近。同时加入Mo、Ni、Fe等元素。Mo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具有细化晶粒的作用,从而提高了其硬度。Mo、Ni、Fe同时加入,其综合性能更好,使其硬度提高58%60%左右,抗冲击韧性可以达到4.2%5.0%Jcm2。

  结论

  实践证明,采用ZGMn18Cr2TiV制造锤头,比采用普通ZGMn13钢制造的机械性能要高出2倍以上。加入微量元素Cr、Ti、V大大提高了高锰钢的屈服极限,增加冲击韧性和耐磨性,并且显著降低了高锰钢热裂倾向,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在锤头基体头部进行高性能粉末冶金处理,使其硬度提高58%62%,冲击韧性值高达4.2%5.0%Jcm2,从而提高锤头使用寿命近3倍,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