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部分
11设备
不同规格的二分器;密封式粉碎机;烘箱。
12制样方法
将试样用二分器分至100 g左右,平铺于20cm×30 cm的瓷盘中,放置在温度不超过50℃的加热室中干燥。称取50 g试样至密封式粉碎机中,粉碎5 s后断电。将试样装入试样袋中,送化验。
2结果与讨论
21粘结指数的结果计算
粘结指数按下式计算:
G = 10 + 30 m 1 + 70 m 2 m式中:
GDDD判别煤的粘结性、结焦性的一个关键性指标;mDDD焦化处理后焦值总重量,g;m 1DDD**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重量,g;m 2DDD第二次转鼓试验后筛上部分的重量,g.
2. 2烘样温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将试样分别置于红外线灯泡、不同可控温烘箱及自然状态下干燥。结果表明,试样在小于50℃的烘箱中干燥及自然状态下干燥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在烘样温度大于80℃时,部分试样的分析结果明显偏低,用红外线灯泡烘样的部分试样甚至不结焦。见1.
1烘样温度对样品分析结果的影响
2. 3试样粒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在确定了用50℃以下温度烘样后,试验了试样粒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试验表明,煤样的粒度偏细,G值有偏高的趋势,偏高的幅度随粒度不同而异,反之,试样的粒度偏粗,G值可能偏低。
2. 3. 1试样装入量及粉碎时间对粒度的影响
试验了不同装入量及粉碎时间,*后确定装样50 g及粉碎5 s ,完全能满足标准对粒度的要求。即试样粒度小于0. 2 mm且0. 1~0. 2 mm的煤粒占全部煤样的20 %~35 %.
2. 3. 2不同粉碎机对试样粒度的影响
在确定了装样量及粉碎时间前提下,不同的粉碎机制备出的试样粒度也不相同。因此,在确定了条件后,固定用一台粉碎机制样对稳定控制试样粒度尤为重要。
2. 4样品分析结果
按1. 2制样方法制备出分析用试样,分析结果与株洲洗煤厂的副样分析结果对比,见2.
2分析结果对比
3结论
粘结指数测定试样的粒度及烘样温度对分析结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控制烘样温度及试样粒度在国标要求的范围之内是我们制订操作规程的重点。而烘样温度对一些年轻煤的影响显得重要,对年老煤则无关紧要。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