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检测的内容、方法及条件
1. 1内容对工作场所氯乙烯、氯气、氯化氢、氨及硫化氢的浓度,电石尘、聚氯乙烯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的含量、分散度及浓度及噪声的强度进行检测。
1. 2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 GBZ 159 - 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 GBZ/T 160 - 2004)、《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 5748 - 85)、《作业场所噪声测量规范》(W S/T 69 - 1996)的规定,对工作场所中粉尘的浓度和噪声的强度进行了检测;依据《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 - 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 - 2002)进行评价;检测中所用的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前均进行了校正。
1. 3条件在满负荷正常生产条件下进行检测,采样时工作场所温度16~18℃,气压761. 5~762. 5 mm Hg,相对湿度52%~57% ,风速0. 8~0. 9 m / s;使用仪器: TMP2 1500型大气采样器、FC 2 A型粉尘采样器、HS 56280 D噪声频谱分析仪; 9月26D 28日连续检测3 d;氯乙烯合成工段离心机处和聚合工段包装间开启轴流风机;工人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毒口罩、防尘口罩、防噪耳塞。
2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2. 1生产工艺流程图
2. 2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根据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主要对盐水精制工段、离子膜电解工段、氯氢处理工段、液氯工段、次氯工段、氯化氢合成工段、乙炔发生工段、氯乙烯合成工段、聚合工段、冷冻工段及空分工段等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或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见1.
2. 3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使用量小、使用频次低及无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未作测定,如氯化钡、二氯乙烷、氯化汞、氨、乙炔、次氯酸钠、分散剂、引发剂、消泡剂、终止剂、缓冲剂等。见2~5。
2. 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职业病发病情况接触氯乙烯的职工检查
116人,工龄为5~27 a,平均工龄为18 a,诊断为氯乙烯中毒观察对象2人。接触噪声的职工检查61人,工龄为4~29 a ,平均工龄为20 a,诊断为听力损伤观察对象15人,接触粉尘的职工检查86人,诊断为尘肺观察对象1人;自建厂以来,经省级职业病诊断小组确诊为职业性慢性氯乙烯中毒4人(其中1男1女,氯乙烯合成工段压缩工,确诊时工龄分别为12和6 a; 2男,聚合工段聚合工,确诊时工龄均为15 a)。
3分析及防护对策
3. 1分析该公司
1971年建厂,常有跑、冒、滴、漏现象。盐水精制工段的工人在氢氧化钠加入配碱池时为敞开式手工操作,造成配碱池处氢氧化钠浓度超标,故配碱池为防止氢氧化钠超标的关键控制点;在液氯由储罐充装入钢瓶时,两者连接处密闭不严,造成氯气逸散空中,因此,液氯充装处氯气浓度超标。
从氯氢处理工段输送来的氯气管直接插入次氯工段的反应池,而反应池为敞开式,氯气从反应池逸出,造成反应池处氯气超标,故液氯充装处和反应池为防止氯气浓度超标的关键控制点;氯乙烯合成工段的转化器及压缩机和聚合工段的离心机及聚合釜与其相连的管道及阀门,由于接口处密闭不严,造成氯乙烯逸散,导致转化器、压缩机、离心机,聚合釜处氯乙烯浓度均超标,工人长期在氯乙烯浓度超标的工作场所巡检,造成4人职业性慢性氯乙烯中毒,故转化器、压缩机、离心机、聚合釜处为防止氯乙烯浓度超标的关键控制点;氯氢处理工段的氯气泵、液氯工段的液化泵、聚合工段的振动筛、冷冻工段的氨压缩机及空分工段的空分机均是高噪声设备,多个泵(机)布置在一个房间,造成噪声的叠加,是噪声超标的原因。接噪工人多为下夜班直接去体检,脱离噪声环境不足12 h,造成听力损伤观察对象人数达15人,故氯气泵、液化泵、振动筛、氨压缩机及空分机为噪声关键控制点;电石由破碎机破碎后,再由推料工手工操作装入手推车运往电石料槽,电石从破碎机装入手推车均是敞开式,且破碎机除尘器因故障停用,电石卸入电石料槽时存在落差,粉尘扬散,这些导致破碎机处、装电石处及电石料槽处电石尘浓度超标,故破碎机处、装电石处及电石料槽处是防止电石尘浓度超标的关键控制点。
3. 2防护对策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和健全氯气、氯乙烯、氯化氢及硫化氢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盐水精制工段的氢氧化钠加入配碱池时改为机械化、密闭化,避免工人直接接触;加强对生产设备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日常维护管理,减少跑、冒、滴、漏,次氯工段的反应池密闭化,在产生氯气、氯乙烯、氯化氢及硫化氢的岗位按照国家《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的要求安装相应的自动报警装置和事故通风设施,并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氯气泵、液化泵、振动筛、氨压缩机及空分机安装隔声罩,房内墙壁和顶部采用吸声材料等综合措施,设置隔声值班室。工人巡检时佩戴降噪耳塞,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减少工人接噪时间;破碎机处的除尘器应经常维护,确保正常运行,采用机械化运输电石,在电石料槽处安装防尘罩或除尘器;督促接触有害因素的工人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