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占地面积约63亩、年处置规模70万吨的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已建成并试运行。这也是继孙河之后,朝阳又一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建成并投入运行。将利用三年左右时间,使该地区近200万吨腾退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制成再生道路材料、再生透水砖等,重新回归城市建设。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可达到95%以上。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朝阳区获悉,今年朝阳区出台了相关实施意见,明确拆违、棚改、危改项目中产生的建筑垃圾都将资源化处理,并鼓励项目建设单位施工优先选用再生建材。
昨天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朝阳区东坝乡后街村的北部、与金盏乡交界处,这里新添了一处临时处置设施——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已于近日建成并试运行。据了解,该项目将通过三年左右时间,陆续使东坝地区棚户区腾退所产生的近200万吨建筑垃圾原地“变废为宝”,消除由于运输、填埋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
虽然是一处临时处置项目,但是设施工艺也比较复杂。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可以把大块儿的建筑垃圾破碎成再生骨料,这是一种在混凝土及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粒状材料,外观像小石子。再生骨料可以制成再生回填材料、再生道路材料、再生透水砖等,项目负责人介绍说,该项目可使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达到95%以上。资源化处置实现了全封闭处理,并配以多项除尘、降噪措施,降低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随着所在区域建筑垃圾处理的完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临时设施还可随时撤离,不占用土地。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今年朝阳区出台了《朝阳区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项目建设单位在实施拆违、棚改、危改项目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均要进行资源化处理,并在建设施工时鼓励优先选择再生建材。下一步,朝阳区计划在疏解腾退工作量较大的农村地区选址,力争再建设2至3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不断增强全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
昨天上午,北青报记者来到朝阳区孙河西路,这是一条正在建设中的城市级次干路,道路宽度为21米。现场,路基已经基本铺设完成,即将在上面铺设沥青。据了解,厚达50厘米的道路基层所使用的骨料,全部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临时设施生产的再生骨料。目前朝阳区正在铺设的孙河西路、孙河组团一号路、温西路等三条道路,共消耗再生骨料2.2万余吨。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通过破碎、筛分、多级分选等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四种粒径大小的再生骨料,用途也各不相同。“粒径为5至10毫米的再生骨料,就可用作再生道路材料,用于铺设道路基层,其硬度可以满足城市道路的使用需求,同时真正实现‘变废为宝’,让建筑垃圾重新发挥价值。”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朝阳区东坝乡醉公坟路、华腾园路、砖厂路、福盈二期室外道路等工程,都使用了资源化处置的再生骨料进行铺筑,形成资源循环利用。
此外,东坝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还能生产出0至5毫米、10至25毫米、25至31.5毫米等粒径大小的再生骨料。破碎得比较细的,可用作再生回填材料;粒径再大一些的可以制作再生水泥制品,或透水铺装材料等。以再生骨料制作的标准砖、透水砖、路缘石等多种再生产品也已陆续投入到朝阳区的小区园林造景、广场路面铺设中。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