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煤炭、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正在推进过程中。今年春节前,国务院接连下发两份重量级文件,提出煤、钢去产能指标,为行业供给侧改革定调。
目标: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煤炭行业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
现状:半年已过,煤炭行业已开始实行276个工作日限量生产的新规。今年一季度减少产能3.7%!而2015年一年产能减少了3.7%,2014年一年煤炭减少2.9%。
人员安置:在此轮去产能过程中,煤炭行业涉及员工人数高达130万人,接近钢铁行业去产能相关员工人数的3倍。此后,中央财政表示将拨付100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炭和钢铁行业的员工安置。
先让我们看看各省各地区去产能的“豪言壮语”:
进展:
1、领导重视
3月5日,***总理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记者招待会上,重申了去产能政策,并提到正在钢铁和煤炭领域进行去产能试点。
煤炭的“去产能”,不能简单地理解成“减少煤炭产量,减少煤炭消费量”。正确的理解应是“减少煤炭的低效消费量,并由此减少相应的煤炭产量”。所谓“低效的煤消费”,主要是指造成重大污染的消费,如低效的燃煤发电工业、锅炉和炉窑导致的雾霾、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这样的产能,一定去,并应百分之百地去。但这种“去”,并不意味着全部以石油、天然气代之。更主要、更关键的措施应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现在我国燃煤污染控制技术,正在出现一种里程碑性的进展,使燃煤发电的污染排放能够与燃气发电相当,而成本只有燃油发电的一半。此外,以燃煤发电取代工业锅炉、炉窑与家庭燃煤,也会使空气污染物排放成倍或成数倍地减少。它们才是我国去煤炭产能的真正正确的方向。须知,我国现在的人均用电量约为美国的1/7。因此,简单化地以油气取代煤炭,无论从经济成本看,还是从能源安全看,均不可取。因此,去“煤的低效产能”与增“煤的高效产能”应是同时进行的。我国应对空气污染控制技术进一步完善,应对煤的综合洁净利用技术有自己高标准的独创。当我国以先进的洁净煤技术实现高效的煤发电、煤化工时,那将是终止煤的“去产能”、完全转而为煤的“增产能”之时。
在2016年6月26日到28日夏季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又明确今年的煤炭去产能目标为2.8亿吨,安置员工70万人。而根据此前全国多个省份报送的实施方案,计划去掉煤炭产能则累计达到8亿吨,远超国务院设定的目标。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13.4亿吨,同比减少1.2亿吨,下降8.4%。
6月4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赴河南就化解过剩产能情况进行调研。他强调,化解过剩产能事关企业职工安置、资产处置、债权债务、企业兼并重组、转型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情况复杂、任务繁重,但又势在必行、时间紧迫。河南去产能特别是煤炭去产能任务较重,必须积极稳妥推进,坚决啃下这块硬骨头。
6月26日,由国家发改委国防司副司长周平带队的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督查调研组一行到安徽省马钢督查调研。
2、政策先行
4月7号人社部发布《关于在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分流安置员工,加强社保力度,并提出落实资金保障。
4月初,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监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煤炭企业减量生产。在该通知引导下,神华、中煤两大央企带头减产,煤炭市场进入深度调整。
4月14日,国土资源部出台《关于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其中指出,关于退出企业的土地资产,可交由政府收回,政府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后的出让收入,可按规定通过预算安排支付退出国有企业职工安置费用,也可由企业自行处理。此外,对退出企业按规定注销的矿业权,已缴纳矿业权价款的矿业权人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退还剩余储量对应已缴纳价款。
5月18日上午,财政部明确了1000亿元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的使用办法,以支持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同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要求央企两年内钢煤减产10%。
3.各省响应
部分省去产能情况如下图所示:
4.企业给力
5月12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京召开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会,会上共有13家煤炭企业发布报告。关于去产能报告主要有:
另外阳煤集团6月底前将关闭退出一座煤矿,煤矿关闭大潮来就要来临!
结语:
现实:正如中国能源首席信息官韩晓平所言煤炭去产能现在的确压力非常大,煤炭这几年还是不错,2014年,煤炭已经减少2.9%,到2015年减少了3.7%,今年一季度又减少3.7%,预计全年会继续下降。而由于需求的下降,这些产能不得不去关停,如果不关停,维持矿井继续存在的成本非常高。
伪装: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背后都等着别人把产能去掉,自己再进一步扩大,很多地方或者企业不认为自己的产能是落后的,而大部分产能也确实是在2008年之后增长起来的,所以很多企业还抱有侥幸心理。我们要去杠杆,一些地方政府在借钱,甚至担保,帮助一些企业借钱,希望能够渡过难关,等别人把产能去掉后,自己再进一步做大做强。就是因为大家有这样一种心理,没有认真贯彻中央的新发展理念,所以在很多方面没有跟中央的步调一致。
对于中国来说,产能的提升、改变,特别是生产结构的改变,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个转型的背后,地方政府必须要改变它的发展观念,树立新发展理念,如果这个观念不改变,下一步去产能确实不一定走得很好,所以改变观念要和去产能同步进行。
更多精彩请关注《矿业汇》
专注矿业行业的垂直新媒体社交平台,为矿业全产业链行业的从业者、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资讯,搭建矿业社交平台。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