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企业专访>资讯内容

武警黄金九支队区矿调工作推进综述

发布日期:2016-04-25 来源: 中国破碎机网 查看次数: 749 

核心提示:  ;五层楼是赣南钨矿的主要成矿模式:从地表无工业价值的线脉带到地下深部,钨矿的矿脉逐渐 ;变厚变粗,到第四层已变成大脉带,到第五层更变成插入花岗岩中的单独大脉。用这一成矿模式作指导,我国在赣南发现了一系列隐伏的钨矿床,赣南也被称为;世界钨都。3月底,记者从武警黄金部队第九支队了解到,在已完成的两幅联测区矿调填图中,九支队在钦杭成矿带广西段也发现了;五层楼式钨矿找矿前景。中国会不会再出一个;钨都?

  ;五层楼是赣南钨矿的主要成矿模式:从地表无工业价值的线脉带到地下深部,钨矿的矿脉逐渐 ;变厚变粗,到第四层已变成大脉带,到第五层更变成插入花岗岩中的单独大脉。用这一成矿模式作指导,我国在赣南发现了一系列隐伏的钨矿床,赣南也被称为;世界钨都。

  3月底,记者从武警黄金部队第九支队了解到,在已完成的两幅联测区矿调填图中,九支队在钦杭成矿带广西段也发现了;五层楼式钨矿找矿前景。中国会不会再出一个;钨都?值得期待。这也是武警黄金部队业务调整转型中,九支队官兵交出的一张靓丽的成绩单。

  六万大山渐显真容

  按照武警黄金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九支队区矿调任务自2013年开始由华南向西南转移。在钦杭成矿带西段和南岭成矿带西段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区域,他们先后承担了两幅联测的广西博白县、六万山和广东洽水圩、横石圩1:5万区域地质矿产地质填图任务。

  首批区矿调填图工作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和新认识,使人们关于两大重要成矿带工作薄弱区的认识进一步丰富。

  博白幅对以前六万大山复式岩体进行了详细解剖,将原来6个填图单元丰富为11个填图单元;在原志留纪地层新发现凝灰质晶屑和加里东期花岗岩残留体,通过锆石测年精确确定了地质年龄,为研究区域构造提供了新的重要素材;提交可进一步工作的找矿靶区4处,其中2处钨锡、1处稀土、1处高岭土。

  让人兴奋的是,他们利用物探手段对新发现的钨锡矿靶区进行探测后,发现了深部存在的隐伏花岗岩体初步研究表明,这里有寻找赣南;五层楼式钨矿的良好前景。

  广东境内的区矿调工作虽然刚完成野外工作,但新发现仍然让人充满期待:工作区处于粤桂交界处,此前人们关于工作区的地层时代、地层归属等存在分歧。工作中,九支队新发现晚泥盆帽子峰,并在大桂山晚侏罗世岩体中解析出晚奥陶世岩体。根据新发现的两大证据,他们对工作区的地层进行了重新厘定,提交可供进一步工作的金、铅锌、银找矿靶区4处。

  在收获地质成果的同时,九支队还收获了人才队伍建设成果,打通了今后开展区矿调工作的人才瓶颈。据统计,依托广西幅区矿调项目,九支队共培养区矿调骨干30余人、项目负责人3名、组长9人,多篇论文刊发。

  地质和人才成果的双丰收,表明九支队基本完成业务调整转型任务,具备了独立开展区矿调工作的能力。

  精心调配保转型

  我国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但在一些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大比例尺的区矿调工作还存在众多空白区,成为矿产勘查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为改变这一现状,2012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武警黄金部队的业务管理划归国土资源部,主要任务是由原来以黄金勘查为主调整到;两调一查一救援上来。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指导下,武警黄金指挥部确立了;西进北上的;两调业务调整转型工作部署,目的就是发挥部队装备精良、作风硬朗的特点,尽快扫除重点成矿区带上大比例尺区矿调空白。

  九支队成功实现业务调整转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支队在指挥部的指导下,采取了契合支队实际的力量、装备调配措施。

  九支队政委赵晓东介绍,业务重点调整后,面临的*大难题就是从事区矿调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为突破这一瓶颈制约,九支队采取三管齐下的办法:;请进来培训,利用施工准备期先后聘请华东理工大学等专业院校的教授,以及广西地调院、福建地调院等单位的区矿调专家到支队授课,向官兵讲授基础地质、区矿调技术要求、方法等;;借助外提升,九支队长期聘请2名区矿调专家常驻部队,对项目立项、设计编写、野外作业进行全程指导。针对项目开展中遇到的问题,聘请中国地质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及广东省地质调查院等院所专家教授,对技术干部进行重点辅导;;走出去实战,在未承担区矿调任务前,九支队于2012年抽调部分技术骨干参加十一支队在西藏承担的区矿调任务,在实战中熟悉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工作程序。

  在着力解决软实力的同时,九支队还加强了硬设施的建设。承担区矿调任务后,九支队的实验检测能力遇到极大挑战,除面临更大量的样品检测外,还面临检测元素各类更繁杂的考验。为此,九支队在指挥部的支持下,累计投入大量资金加大了实验检测装备的购置和升级改造,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等离子质谱仪、X射线荧光仪等先进分析仪器先后走进九支队实验室,使自己的基本分析样品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件,可以定量分析金、银、铜、铅和锌等10种元素;化探样品年生产能力2.5万件,可以分析金、银、铜、铅和锌等49种元素。

  为保证分析测试质量,九支队先后选派测试技术人员到中国地科院物化探所中心实验室、海南地质测试中心、西安五支队实验室、中国地调局武汉中心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中心实验室及桂林理工大学岩矿鉴定培训班学习培训85人次。现在,九支队已取得金、银、铅等49种元素省级测试资质,有5名技术干部获得海南省技术监督局内审员资格。

  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目前,九支队已制定出自己区矿调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在钦杭成矿带西段、南岭成矿带的区矿调任务后,他们将重点结合国家实施的乌蒙山特困连片区扶贫工程,将区矿调工作部署到川滇黔成矿带上。

  经验不足腿脚来补

  区矿调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野外岩石、地层、构造等地质现象的识别,其中实际经验是决定识别准确程度的重要因素。九支队从事区矿调毕竟才3年多时间,区矿调工作能达到国家规范的要求吗?

  针对这一疑问,九支队的刘胜、黄诚、陈凯、洗源宏等4位工程师先后用几个事例进行了说明。

  内部质量控制拍照留证。九支队规定,每个化探采样点必须多角度拍照,技术干部每天晚上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第二天及时补采样品。;一次在检查博白幅化探采样点时,我们就发现照片中显示的采样点位于一污染源的下游,当即对采样人员进行了批评教育。第二天,又安排采样人员到污染源上游采样,从而使获取的样品更真实地反映了地质体的本来面目。刘胜说。

  对争议点反复观察。陈凯说,对博白幅的一条原称为顿谷断裂带的地质现象,九支队技术人员在细致观察后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他们就先后11次请不同专家到现场讨论,*终形成了统一看法,并将其重新命名为;绿珠断层。

  ;根据区矿调规范要求,每幅图野外踏勘路线一般不得少于600~800公里,但我们实际踏勘线路总长度一般要在1300公里以上。冼源宏说。

  勤能补拙,但这也意味着九支队官兵要付出得更多。黄诚告诉记者,博白幅工作区位于亚热带气候的六万大山中,除山高路陡外还杂草、杂木丛生,山上基本无路可走,大家只能手握砍刀自己开路。下山时体力消耗殆尽砍不动时,大家就用衣服把自己包严实后一路滚下去。此外,大家还要时时提防马蜂、蚂蟥、毒蛇甚至野猪夹的潜在威胁。

  尽管如此,九支队官兵仍然以苦为乐。用他们的话说,自然条件恶劣的地方,往往是区矿调项目设立较晚的地方。;国家既然立项,我们就有必要彻查,尽可让大地以本来面目示人。九支队的官兵说。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