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技术应用>资讯内容

难选白钨矿选矿新工艺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6-02-02 来源: 中国破碎机网 查看次数: 298 作者:[db:作者]

核心提示: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难选白钨矿选矿新工艺的研究张忠汉,张先华,林日孝,周晓彤,叶志平,李英霞(广州有色金属研宄院选矿研宄所,广东广州510651)改性NazSiO和改性脂肪酸进行白钨矿粗选,采用水玻璃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难选白钨矿选矿新工艺的研究张忠汉,张先华,林日孝,周晓彤,叶志平,李英霞(广州有色金属研宄院选矿研宄所,广东广州510651)改性NazSiO和改性脂肪酸进行白钨矿粗选,采用水玻璃+YN进行白钨加温精选。小型试验和工业试验均获得良好的指标。在原矿含WA1.45%的工业试验中,获得白钨精矿品位江西某地白钨矿资源丰富,矿石钨品位较高,还有可供综合回收的铜硫。该矿矿物种类多,性质复杂。过去曾进行过可选性试验,但回收率低且未能获合格钨精矿。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受托接受了该课题。经研究确定了合理的原则流程,优选了各作业的工艺条件。在钨粗选作业,采用Na2CO3或NaOH调浆、改性Na2SiO3抑制方解石和萤石等脉石矿物、改性脂肪酸作捕收剂。在白钨加温精选作业,对传统的“彼德洛夫”法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钨矿物的浮游活性和精选的选择性,精矿品位与回收率显著提高。

  1矿石性质原矿多兀素分析(质量分数,下同)为:WO3 0.07主要矿物相对含量)为:白钨矿1.79,黑钨矿0. 02,黄铜矿0.63,黄铁矿和白铁矿1.66,磁黄铁矿0.70,方解石7. 67,萤石10.26,透辉石和透闪石41.93,石英和长石等25.46.根据白钨矿单体解离度测定结果,其嵌布粒度范围较宽,粗者0.细者仅0.009mm,大多在0.04-0.4mm之间,属中细粒嵌布。当细度为-0. 85%时,单体解离度达90%. 2原则流程的选择矿石中主要回收对象为白钨矿,粗粒白钨矿可采用重选,中细粒白钨矿则多采用浮选。白钨矿浮选主要在NaOH或Na2C3形成的碱性介质中进行。白钨矿在脂肪酸类捕收剂作用下具有很好的可浮性,但萤石、方解石、透辉石等脉石矿物在脂肪酸作用下也易浮游。若将白钨矿与脉石矿物分离,必须添加以水玻璃为主的脉石抑制剂来扩大白钨矿与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差异。经预选试验,采用单一浮选流程选钨,其中钨粗选采用改性水玻璃+Na2C3为调整剂,采用改性脂肪酸为捕收剂。

  采用上述工艺获得的白钨浮选粗精矿仍有不少细粒脉石矿物,与捕收剂作用后其可浮性与白钨矿更为接近,难于精选分离。目前,大部分选厂仍采用传统的“彼德洛夫”法,即水玻璃浓浆加温搅拌法,使捕收剂从矿物表面选择性解吸,从而使白钨矿与脉石矿物分离。个别选厂基于矿物成分简单易分离,仅添加以水玻璃为主的组合调整剂,实现常温浮选。我们也进行了常温浮选探索试验,虽可获取合格精矿,但粗选工艺条件和精选水玻璃用量等因素对精选影响较大,指标不稳定。经试验,对“彼德洛夫”法进行改进,用水玻璃+YN代替“彼德洛夫”法中的单一水玻璃,有助于提高钨矿物活性和强化对脉石矿物的抑制,提高精选作业指标。据此制定的原则流程为:原矿一次磨矿(-0.074mm84%)后,先浮选脱硫,接着进行白钨粗选,白钨粗精矿经浓缩脱水,进行加温精选,所获白钨精矿经脱磷后为*终产品,加温尾矿经重选可获白钨次精矿。

  3小型试验3.1钨粗选用适量丁基黄药和2号油选出硫化矿后,尾矿即为钨粗选给矿,含W3约1.48%,S 22%.钨粗选用Na2C3和改性水玻璃调浆,用改性脂肪酸作捕收剂,进行了Na2C3改性水玻璃和改性脂肪酸的用量试验,同时考查了改性水玻璃与改性脂肪酸的交互影响。

  3.1.1Na2C3对钨粗选的影响Na2C3不仅可形成白钨矿易于浮游的碱性介质,改善矿物表面活性,且能消除多种有害离子对浮选的影响。在改性Na2S3用量3.0kg/t时,Na2C3用量对钨粗选指标的影响见图由可知,在钨粗选阶段Na2C3合适用量为1. 3.1.2改性Na2S3对钨粗选的影响以改性脂肪酸为捕收剂,在Na2C3用量为1. /t时,改性Na2SO3用量对钨粗选指标的影响如所示。由可知,改性Na2SOs合适用量为4.0kg/t. 3.1.3改性脂肪酸对钨粗选的影响脂肪酸类是钨浮选常用的捕收剂,改性的目的是强其分散性和适应冬季矿浆低温要求。

  当Na2C3用量为1.2kg/t,改性Na2S3用量为4.0kg/t时,随着改性脂肪酸用量由0.4.0kg /t大至1. /t,粗精矿品位由11.改性Na2S3和改性脂肪酸是影响钨粗选的两个主要因素,其相互作用十分明显。改性NtfSi3的用量不同,改性脂肪酸的*佳用量也不同。经试验,两种药剂较好的组合是改性Na2Si3 3.0kg/t,改性脂肪酸0kg/t,改性脂肪酸3.1.4调整剂的搅拌时间及添加顺序对钨粗选的影响Na2C3和改性Na2Si3均需与矿浆作用一段时间,太短作用不充分,过长又没必要。试验表明,适宜的调浆时间为10min对两种药剂的添加顺序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同时添加效果位收品回3.2白钨加温精选66%;白钨次精矿品位(W3)3%~ 45%,回收率3.23%,白钨总回收率达87.89%.上述加温精选试验,虽可获得合格精矿,但精矿品位不高,有必要深入进行提高精矿品位的研究,主要是强化对脉石的抑制。经多种抑制剂试验,结果表明,在Na2Si3+YN联合作用下,萤石、方解石等脉石均受到进一步抑制;磁黄铁矿、黄铁矿也受到显著抑制,*终钨精矿品位得到提高。

  在小型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100t/d白钨矿矿石选矿工业试验。调试过程中,考查了磨矿细度、浮选浓度和硫化矿浮选药剂对钨浮选的影响,进行了钨粗选药剂添加地点、钨粗选药剂制度加温精选药剂制度及加温条件的试验。工业试验中,由于矿石性质和水磨矿脱硫硫化矿白钨粗选尾矿1脱水水白钨加精选尾矿2白钨脱磷精矿液相工业试验工艺流程图研究了白钨粗精矿矿浆加温时,Na2S3用量、矿浆浓度、加温温度及加温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随后白钨精选的影响。随着Na2S3用量加,钨精矿品位加,但作业回收率下降。矿浆浓度(固体质量分数,下同)在40%~60%范围内,随着浓度加,钨精矿品位上升,但精矿回收率下降,矿浆浓度5(%较好。精选矿浆加温温度越高,精矿品位越高,但加温成本相应也高,且生产上难于实现,适宜的加温温度为75~80C.加温搅拌时间不足Q5h,白钨精矿品位较低,45min己获较好指标。据此,采用传统的“彼德洛夫”法,当原矿含W03 1.48%时,小型闭路试验指标为:白钨精矿品位(W3)原丨矿质变化及设备状况不同,对小型试验工艺条件作了适当调整。白钨矿粗选时采用常规药剂的*佳组合。由于水质和矿石性质的变化,NB2CO3用量远大于小型试验时的用量,而脉石抑制剂改性水玻璃用量则显著减少。白钨粗精矿加温精选过程中,根据小试结果及经验,采用联合调整剂Na2S3+YN可提高白钨矿表面活性,强化对易浮脉石的抑制,改善白钨矿与脉石的浮选分离。

  因现场缺乏适宜的重选设备,暂未对加温尾矿中的钨进行回收。白钨矿选矿工业试验流程如所示,工业试验指标为:原矿含WO31.45%时,钨精矿含WCb68.91%,回收率82.16. 5结论改性水玻璃和改性脂肪酸是影响钨粗选的重要工艺因素。改性水玻璃和改性脂肪酸有明显交互作用,要注意调整两者的比例及总用量。

  在加温精选中添加YN药剂,即用水玻璃+YN代替“彼德洛夫”法中的单一水玻璃,可改善白钨矿与萤石等脉石矿物的分离效果,对确保钨精矿质量和提高钨回收率具有重要作用。

  7%)单一浮选的工艺进行工业试验,在原矿含WO3 1.45%时,获得白钨精矿含WO3691%,回收率821.

网友评论

共有0条评论
马上注册

热门资讯